近日,记者来到下沙江边夜市一条街,看到各种口味的小龙虾都被摆在各摊位显眼位置,俨然成为夏日夜市的“主打菜”。尽管是工作日,但来往的消费者络绎不绝。一位摊主表示,每年4月到8月是小龙虾热卖时节,尤其是5月中旬到7月末这段时间,每天晚上都会有许多食客前来品尝鲜美的小龙虾。
江东农场负责人孔万春介绍,农场一分场共有约13公顷虾塘,全部由原来的农田改建而来,每亩虾塘平均投放4000到5000尾虾苗。
“小龙虾养殖也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。”孔万春说,小龙虾养殖要水好,水温、水质、酸碱度等因素都很重要,水草面积要达到30%以上,苗种和温度也要严格掌控,这样才能养出好的小龙虾。
据悉,“稻虾轮作”模式养殖的小龙虾,每年能给江东农场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益。
不仅如此,江东农场还尝试在稻田中养殖以往只生长于溪流之中的马口鱼、石斑鱼等鱼类,形成规模化养殖,这在全省尚属首创。
据统计,钱塘有近百名农民养殖小龙虾,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,养殖面积和产量持续较快增长,“小龙虾经济”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,成为拉动钱塘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引擎。
如今,小龙虾已成为夏日钱塘市民餐桌上的常备菜,也成为城市的一张消费名片。依托小龙虾特色餐饮市场,钱塘不仅连续三年推出“啤酒龙虾节”,带动经济增长,同时还打造了餐饮消费与稻虾养殖深度融合的产业链。
钱塘周边水系众多,纵横交错,是“稻渔共生”模式的绝佳试验点。钱塘在100公顷“稻渔共生”试验点上,进行稻鱼共生、稻虾共生、稻虾轮作等试验,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。其中,江东农场作为主要试点,在保证每年一季粮食作物种植的基础上,采用了“稻虾轮作”的养殖模式,上半年养小龙虾,等到5月份龙虾养好后,就把虾塘里的水排出,进行晚稻种植。